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按照党中央、省委、市委有关指示精神,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以赴,积极作为,勇担防控使命,步步践行初心。
一、全力应对,积极履职
疫情发生以来,中心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行动起来。1月17日中心召开党总支扩大会,研究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和7个疫情防控专业组,调整了应急机动队。一是保持战时状态。工作组成立后,所有成员均在岗不休息,随时待命。同时,中心积极申请购置检测试剂、开展知识培训、制定各项预案,保持临战状态。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了各工作组人员力量。二是严明工作纪律。每天早九点、晚七点召开疫情碰头会。应急队员和值班车辆实行24小时待命。1月25日(大年初一),按照市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中心其他人员全体放弃休假,返岗上班。三是加强技术储备。中心组织全员利用各种时间积极开展防控知识学习。防控办人员常常白天忙流调,晚上写报告,并参加上级远程视频培训,掌握防控方案、标准及疫情变化等最新情况,分专业制定我市相关技术方案并下发,全力做好防控技术储备及指导。
二、及时研判,分类指导
李刚同志带队在峄城区调研指导
袁德印副主任等在台儿庄某卫生院现场指导
传染病防控管理一直是疾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疾控中心防控工作的最前沿。按照党总支安排,传染病防治科集中精力,加大对新冠病毒疫情的主动监测,持续搜集、汇总各地疫情动态,形成我市疫情风险开展评估,上报市防控指挥机构,为其科学决策及时提供依据。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连日来,由市疾控中心主任李刚、副主任袁德印带领的技术指导专家组,足迹踏遍了我市所有区(市)。通过现场察看、调查了解第一手资料,查找问题和预判评估,并及时与省疾控中心专家交流沟通,提出改进策略,逐步为全市疾控机构探索出分类清晰、科学有序地战时防控路径。截至2月7日,技术指导组累计下基层指导17次;中心防控办累计向市指挥部提交防控建议措施近20条,编辑我市疫情分析报告8期,开展19例确诊病例详细流行病学调查并出具报告,规范管理我市辖区内各类密切接触人员592人。
三、连续奋战,不辱使命
实验室作为疫情防控中“一锤定音”的部门,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中心实验室人员始终将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服从安排,勇挑重担,敢打硬仗,不辱使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业务水平保障了中心检测工作的落实。检验人员直面活病毒核酸,克服长时间穿隔离衣、防护服的不适,还要随时警惕操作中的气溶胶感染.在人员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连续接力奋战,歇人不歇机器,毅然投身实验室检测工作,生动诠释着“把初心写在行动上”的信念。截至2月7日,实验室人员已连续奋战17个日夜,共筛查新冠病毒507人次,检测1158余项次,检出阳性20份。
四、科学发声,众志成城
为了指导公众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市疾控中心宣传组每天针对不同人群,编发各类肺炎防控科普知识,推送健康防护小贴士,同时聚焦一线人员,抓住细节和背后故事,让公众了解疾控,消除恐慌;同时鼓舞士气,传播正能量。中心通过手机端短信推送科普知识到不同人群,编发了健康宣传栏模板并发送到全市开展宣传。连日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60余条,并被健康枣庄、健康山东、枣庄快报等多家媒体转载报道。中心还设立 24小时值班及咨询电话两部,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不分昼夜接力守护在电话和传真旁——惊慌得到安慰与引导,需要传递的信息及时传递到位。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承载着党和政府的重托,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盼。自除夕以来,枣庄疾控人视疫情为命令,视防控为责任,没有一个人叫累叫苦,夜以继日,严防死守,几乎不眠不休。今天是元宵佳节,疾控人将继续坚守岗位,誓要坚决打赢疫情抗击战,让党放心,让全市人民安心。
(供稿:枣庄市疾控中心 作者:赵海彬 审核:孙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