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资讯

饶本强:处处用心,只为患者安康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6-02-26

 他是与诺奖得主一起工作的耶鲁大学博士后;是同事眼里不知疲倦的“工作狂”、“科研牛人”;是患者口中给予他们生命希望的“救星”。他就是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胃肠肛门外科、南昌市胃肠病学研究所所长饶本强。今年46岁的他,前不久刚刚荣获了“南昌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他说,24年来无论自己置身何处,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信念从未改变。

 

把心一横,决定为了他们试一试

在南昌市第一医院胃肠肛门外科,可以看见这样一番景象:走廊边有一个金鱼缸,旁边有个圆形的玻璃茶几,放着两张舒适的藤椅,护士台台角也是一片绿意盎然;左边不远处的液晶电视正播放着舒心的轻音乐;在一面墙上,挂着科室自行设计的科徽。科室里的主任和医生们,个个都衣装笔挺,精神十足。

其实,这些鱼缸、茶几、竹子等,是科室主任饶本强自掏腰包花了近10万元购置的。他说:“住院环境好了,患者也感觉温馨。”

而走进科室医生办公室,还能看到墙上挂着的写有“救星”字样的牌匾。送匾的是一位来自余干县的患者,她因胰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在上海一家大医院做了3次手术并放疗后始终未能痊愈,腹部带着引流管生活了6年,远远就能闻到浓浓的异味。2012年,饶本强接诊后为她精心设计了治疗方案,采用全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103天后,患者终于完全愈合。不仅如此,这期间所花费的治疗费用和时间更是省外医院的三分之一。

饶本强有点倔脾气,只要患者的病情有一分救治的希望,无论多复杂,哪怕要担莫大的风险,他也绝不轻易说放弃。瑞昌市36岁的小徐(化名)腹部有一个长了8年的肿瘤,大小像海碗大小的盆栽一样。巨大的肿瘤让小徐只能常年保持卧床姿势,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在床上。后来到南昌、武汉几家知名医院检查,被认定为卵巢癌晚期,没有医院愿意收治她。2014年6月,小徐辗转联系到饶本强。饶主任观察到,小徐的身体因常年积病已非常虚弱,她腹部的巨大肿瘤更是与许多血管交织在一起,手术风险很大。但当他想到小徐和家人饱受的病痛折磨和生活困苦,还是把心一横,决定为了他们试一试。在严密地进行了手术方案设计后,饶本强和团队经过5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将重达10多斤的巨大“包袱”从小徐只有30多公斤的身体上“卸”了下来。术后第二天,小徐握着饶本强的手激动地说:“肿瘤整整折磨了我8年,谢谢你重新给了我生命的尊严。”

饶本强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 “一名好医生,要少考虑自己,多考虑病人需求”。 他经常亲自为患者瘘口换药,根据瘘口和肛门的形状设计全封闭式负压吸引装置,解决了不少粪便持续外流导致的困苦。他从患者需求出发,引进了分子靶向治疗和个体化基因检测,使治疗更有针对性,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此外,还在全省率先引进了植入式静脉输液管,减少病人穿刺血管的疼痛,降低感染风险。与此同时,还运用中医四物汤和艾叶冲洗疗法,缓解化疗后病人呕吐、皮肤瘙痒症状。

而在饶本强看来,这些都仅仅是他在尽医生应尽的职责。用心对待病人,病人也会更信任医生,从而能更好地进行治疗。

其实,饶本强给患者的信赖感,并不是在治疗成功之后才建立的,而是从双方第一次见面就已经产生了。每天查房是饶本强的必修课。早上7点半准时赶到医院,上下午分两次,他都会到病房里走走、问问,“今天感觉好些了没、还有哪里不舒服”……面对每个患者,他都面带着微笑。同事们有时觉得奇怪,“开晨会、查房、做实验、写论文、报课题……饶主任要做这么多事情,哪里还有精力时刻对患者保持朋友、家人一般的亲切?”规培医生熊强为此打心眼里佩服饶主任。

实验一旦开始,他就舍不得停下来

曾经援外医疗的经历,造就了饶本强顽强坚毅的品质,除了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之外,在科研方面饶本强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2007年~2008年,他在耶鲁大学癌症分子医学中心攻读博士后;2007年至今,他和华盛顿大学、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Lihartwell教授开展了肿瘤个体化治疗研究。这期间,他在国外知名SCI杂志发表11篇论文,获得9个国家、省级课题基金资助,与胃肠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多个领域内世界主流领军科学团队建立了实质性合作。

我的研究方向是肿瘤靶向治疗和肿瘤疫苗研究、开发,今后肿瘤治疗的方向就是个体化治疗。同时,我还从事全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肠瘘和疑难伤口的研究。”说起自己的研究,饶本强不时地向记者用手比划着做介绍,脸上带着一种孩子式的沉迷。

用“沉迷”来形容饶本强对自己的研究一点儿也不为过。刚到南昌市第一医院时,他就自己掏腰包购买科研设备、试剂等,实验一旦开始,他就舍不得停下来,经常晚上通宵做实验、写论文,他的办公室还放着一张折叠床,实验做到很晚就在办公室睡,第二天一早开展查房等临床工作。“科研工作是很严谨的,必须全神贯注, 一点儿都不能马虎”,饶本强说,“搞科研,就是运用研究成果更好地为病人解决痛苦,很有成就感”。

为青年人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路线图”

2012年8月,在外“流浪”多年的饶本强回到家乡,任江西南昌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这对他来说,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在这个崭新的领域中,除了一些常规治疗外,饶本强在胃肠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提出,建设科研型临床科室的创新思路。“自制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就是饶本强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这一技术填补了江西省空白,给被肠瘘、乳腺脓肿、肛旁脓肿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饶本强还十分注重对科室青年医生的培养。他亲身示范,每周在科室举行疑难病例讨论或教学查房,极大地提高了青年医生的临床诊治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路线图”,让青年医生30岁出头就能尽情释放能量。熊强说:“医生诊疗时,在其他科室,规培生只能站在旁边听和看,在胃肠外科轮转时,饶主任手把手教我如何掌握引流、穿刺技术,还肯放手让我做。”

如今,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科研基础,饶本强带领的南昌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如今已拥有一支25人的医学团队,前不久被评为江西省肠瘘和肠内外营养领先学科,他个人更是入选了2014年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担任了中华医学会江西省肠外肠内营养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江西省分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规范治疗委员会委员等多个职务。刚刚步入中年的他犹如一匹良驹,将继续在广阔的医学草原奔驰。

枣庄市医院协会 版权所有
电话 :0632-3691703 地址: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659号嘉汇大厦七楼 邮箱:1003507467@qq.com
技术支持:枣庄市英特信息网络有限公司